在粤东大地的版图上配资公司大全,普宁洪阳镇仿佛同藏在深闺的一颗的明珠。没来之前,或许很多人都像珊姐姐一样,以为它只是普宁下辖的普通小镇,殊不知从明嘉靖四十二年(1563年)普宁设县,就把县城设在洪阳,到1949年县城才迁至流沙,洪阳作为普宁经济、政治、文化中心有三百多年,这份厚重的历史积淀,让这座小城保留有三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——普宁学宫、德安里、培风塔……串联起这座小城的前世今生,等待着游人前来探寻。
一、洪阳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深度游览指南
第一处:普宁学宫:
1、历史底蕴:普宁学宫始建于明万历三年(1575年),历经数次修缮扩建,清康熙六十年(1721年)完成大修,自此成为普宁尊孔祭孔、兴学育才的重要场所。民国九年(1920年),这里改设为县立第一中学,此后历经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,始终作为学校使用,直到2004年洪阳联中迁出才暂时闲置。2015年,普宁学宫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,其承载的不仅是建筑艺术,更是普宁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。
2、建筑特色:学宫坐北朝南,沿中轴线依次分布着照壁、棂星门、泮池、大成殿、崇正祠等建筑,在这里让人瞬间沉浸在儒家文化的庄重氛围中。
3、游览贴士:建议参观时长1 - 1.5小时,可提前了解儒家祭祀礼仪和古代教育制度,能更深入感受学宫文化。现在还在修整中,并非每天开门,遇上开门,有点运气的成分。
第二处:德安里:
1、历史渊源:德安里由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及其兄弟于清同治十年(1871年)开始营建,历经近20年建成。作为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巨型府第式建筑组群,它不仅是方氏家族荣耀的象征,更以“百鸟朝凰”“驷马拖车”等独特格局,成为国内罕见的府第式古村落,201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2020年获评国家AAA级景区。
2、建筑美学:德安里占地6.3万平方米,分为老寨、中寨、新寨三部分。老寨以“燕诒堂”为中心,100间民居环绕,构成“百鸟朝凰”格局;中寨和新寨则采用“驷马拖车”结构,家庙“诒承堂”如主车,两侧“三厅亘”“四点金”建筑如骏马。漫步其中,随处可见精美的木雕、石雕、嵌瓷装饰,屋檐下的花鸟虫鱼、人物故事栩栩如生,展现着潮汕工匠的精湛技艺。
3、文化体验:如今的德安里已变身文化艺术综合体,村内的博物馆、美术馆定期举办展览,古玩城、古玩墟热闹非凡。游客可在方氏家庙感受传统祭祀文化,在老寨广场观看潮剧表演,或在巷弄中体验潮汕非遗手作。
4、游览贴士:建议游览半天,不需要预约,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。
第三处:培风塔
1、历史沿革:培风塔始建于清乾隆七年(1742年),知县萧麟趾为振兴普宁文风而建,塔名取自《庄子·逍遥游》“而后乃今培风”。这座通高36米的七层八角形风水塔,以三合土混合糯米、红糖夯筑而成,历经280余年仍巍然屹立,是“普宁八景”之一,201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2、建筑奇观:塔身设计巧妙,内部设有独特的内转石阶,共120级可直通塔顶。每层交错开设四门(窗),游客拾级而上时,可从不同角度欣赏洪阳的田园风光。塔顶以大葫芦承托千余斤重的生铁小葫芦,造型别具一格;塔门“七级高擎雄插汉,千峰环拱壮扶舆”的楹联,更是道出了培风塔的雄浑气势。
3、传说故事:民间相传,解放战争末期,一名战士在塔顶与敌人英勇战斗,弹尽粮绝后高呼“中国共产党万岁”纵身一跃,壮烈牺牲。这些故事为培风塔增添了悲壮的革命色彩,使其不仅是建筑奇观,更成为精神传承的象征。
4、游览贴士:建议游览1 - 1.5小时,登顶时注意安全;周边视野开阔,适合拍摄全景照片,最佳观赏时间为清晨或傍晚。
二、美食与住宿推荐
1、美食寻味指南
-洪阳粿汁:米浆制成的粿条淋上卤汁,搭配卤肉、豆干、粉肠,地道的潮汕风味,人均15 - 20元。
-普宁豆干:在街边小店即可品尝,油炸豆干外酥里嫩,蘸韭菜盐水食用,感受独特的豆香,人均10元。
-卤鹅:当地老字号餐馆的卤鹅肉质鲜嫩,卤汁香浓,人均50 - 80元。
2、住宿建议
在德安里附近有酒店民宿,价格几十到百来块,虽然不是高端酒店,但干净卫生,留留宿一两晚,会让行程更轻松。
三、交通与游玩建议
-高铁+打车:抵达普宁站后,打车约30分钟可达洪阳镇,费用40 - 60元。
-自驾:导航“普宁洪阳镇”,可在住宿的酒店停车,免费,适合时间充裕的游客。
四、注意事项
1.参观文物单位时,请勿触摸古建筑和文物,遵守景区规定。
2.德安里周末游客较多,建议错峰游览;培风塔台阶较陡,老人和儿童需谨慎攀爬。
3.夏季出行做好防晒,备好饮用水;冬季早晚温差大,可携带薄外套。
从学宫的朗朗书声,到德安里的家族兴衰,再到培风塔的千年守望,普宁洪阳的每一处古迹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传奇。踏上这片土地,仿佛穿越时空,与历史对话,感受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。快来开启这场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之旅吧!
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